潍坊高密:打造“1+1+N”社区治理体系,共建幸福家园
大众网记者 邓楠 潍坊报道
创新基层社会治理,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新格局,高密市朝阳街道打开了新思路,持续汇聚党建资源,创新打造“1+1+N”社区治理体系,不断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。
一个引领——“红色引擎”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
【资料图】
4月21日,39名小区业主代表齐聚罗家庄社区,经3轮投票选举产生出天福世纪城小区物管会。物管会共9人,其中有转退军人、离退休干部、退休教师,党员数量占到三分之二以上。现在走进天福世纪城小区,道路宽阔洁净,人车分流,畅通有序,几位大妈坐在树荫下唠着嗑,不时传来欢快笑声……“我们小区有物管会,像家里水电维修、楼道清洁等很多琐碎事都能迅速得到解决。”居民王奶奶说。
今年以来,朝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、社区党委在强化区域党建中的引领作用,探索物业服务管理创新、构建物业党建联建新模式,打通了服务业主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一窗受理——“全科社工”主打“一站式服务”
“李爷爷,请您看手机这里,眨眨眼……”“小唐,真的太感谢你了,我行动不便,又不会用智能手机,正愁如何进行退休认证,这下放心了。”前不久,东城社区全科社工唐洪梅主动上门为家住金都花园小区的73岁老人李照军办理退休认证。和李照军一样,在东城社区,今年有10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享受到“全科社工”的上门服务。
朝阳街道全面推行“一窗受理、全科服务”服务模式,服务窗口统一设置成综合窗口,一个窗口,全科服务。同时,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伍,根据居民需求开展上门帮办、全程代办服务,解决社区群众就业、生活、情感等多方面需求。
N种方法——社区治理工作法“百花齐放”
在朝阳街道,社区治理工作的“秘诀”在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“答案”。鼓励社区结合自身实际,自行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、新方法和新思路是朝阳街道补齐社区治理“短板”的重要支撑。
在东城社区,“六事”工作法是社区工作的“法宝”,通过居民提事、网格听事、小区议事、民主定事、协同办事、群众评事,实现了闭环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娘娘庙社区创新“五传五强”工作法,依托“金乡邻”“睦邻行”“邻里帮”“梦起航”“心丝带”五支志愿服务队,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,目前共收集民生问题264件,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256件。除此之外,朝阳街道还涌现出“勤广技联”四字工作法、“三动”工作法、“12345”红色物业工作法……“N”种方法“百花齐放”,增强了社区治理服务效能。
关键词: